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企业介绍新闻动态

导师分享 | 英硕申澳洲博,墨尔本大学博士教你在海外如何寻找科研与工作机会!(下)

文章来源:曼汉教育

导师分享栏目专为海外学者、学子开放。对于以学术为志业的人而言,博士生涯是他们必须走过的一段漫长旅程,朝向知识圣殿的光亮,艰辛而孤独地前行。象牙塔之外的看向博士的眼光是复杂的,有仰慕钦羡,有敬而远之,更多的是疑惑不解。本栏目旨在传播学术思想、分享海外求学点滴。还原一个最真实的海外读博场景!


本期内容由曼博士签约导师 Dr.H提供,以第一人称的形式进行转述。


01.教育学主要是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果要应用到日常,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体现?

Dr.H虽然我的科目叫做 PhD in education,但是任何博士的具体研究课题是非常小的一部分。“教育”这一领域非常大,太广泛了,比如说有人研究教育心理学,有人研究中小学教育,有的研究高等教育,有的则研究教育政策等,各个分支都不一样。至于说应用到日常,以我为例,因为我研究的是海外华裔保持中文能力,所以我的研究和现实结合,就是为多元文化和语言国家里的少数族裔和语言政策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提供数据支持


有一点也希望大家可以明白,其实做博士研究,我们的贡献一般分为两种,一种就是上述的这种实践型的建议,另一部分就是理论贡献,theoretical implications或者叫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某种程度上来说,理论贡献在博士论文中其实是比实际贡献更重要。


但是也很多人在反驳,认为这些研究理论其实和实践是两回事。比如说你是一位一线的中小学老师,可能你就会认为大学教授研究的东西其实和实际教学并没有很大的关系。认为这些象牙塔里的教授根本不知道课堂教师每天要面对的是什么,不知道老师们的现实困境是什么。但是大学教授就会反驳,认为老师们缺乏理论指导,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地去教学。(苦笑)也可以理解,因为教师和教授接触的对象群体并不一致,所以会有这些矛盾。



02.在您这个领域里,有哪些知识储备是必备的?

Dr.H我觉得研究方法的储备很重要,大家具体的研究课题会不一样,但是研究方法其实就是两大类,一种是qualitative study(质性);另一种就是quantitative study(定量)。


研究方法的选择也和研究者的研究领域息息相关。而研究领域的选择就会和你的兴趣或长处有关。有的人可能对数字敏感,他就会觉得定量分析是自己的强项,那就可以继续钻研这方面,此外可以补充一下定性的研究。如果你是本身是喜欢做定性研究,就可以加强定量的研究,让自己的研究更全面。mixed methods research 现在也是非常有效的研究方法。


我希望大家在研究初始的阶段需要对研究方法的理论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对于一个感兴趣的方向,自己可以先从文献梳理开始着手进行自学。通过梳理文献,找出自己欠缺的理论部分,专攻那一块。要不然书太多了确实也读不完。博士的研究关注的是在一个庞大领域的特别小的一部分,不是在于广度,而是深度。



03.在海外有什么方式可以来丰富自己的科研或者是工作经历?要如何找寻这些机会?

Dr.H首先,大学会提供很多机会的。比如说我在读博士的过程中,学校就会把我们当做 colleague来看待,而非学生。像我们教育系,如果有什么活动,其他老师会把我们一起拉过去。我们系里面,大概每半年会有一个小型的院系内部学术会议,我们就可以把自己的研究拿出来跟大家一起讨论等等。

像这种研讨会,你就可以把自己的研究分享出去给大家,其他老师就知道你这个学生是在做这个研究,那下一次比如说他做类似的研究,就会想到你。或他认识的某个同事也在做这方面研究,很有可能就会把你推荐给他。机会就来了。所以博士研究不能闭门造车


不过当然,博士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学习研究,一个人单打独斗,但是如果有表达,分享的机会,则要自己去抓住。比如有一个老师知道我是做这个 heritage language的研究,他就告诉我说他有一个master student在做这个研究,需要找一个co-examiner,就把这个机会给我了。


确实很多中国学生太过于羞涩,所以无意间就会错过了很多不错的机会,所以在国外读书的同学,一定要更加勇于跟别人交流,毕竟现代社会酒香也怕巷子深。



04.请老师简单介绍一下您发表的文章

Dr.H我主要想介绍一篇我19年发在 Asia Pacific language variation上面的文章,这个是荷兰 John Benjamins出版社的一个刊物。这篇文章是我博士论文中的一部分。

我的博士研究是质性研究,主要关注了三个在澳大利亚的华裔家庭,分别是来自中国的北方、南方,还有马来西亚华人社区的一个家庭。所发表的这个案例,是一个福建家庭,因为福建的方言非常多样,而且因为这个家庭也曾在中国香港生活过,因此也通晓粤语。至于福建话则有更多种类了,比如说我的研究对象他们家说的是福清话,但是外婆说的却是闽南语,所以这个家庭的语言使用环境是非常多元的。


我研究的是在该家庭当中,家长和孩子对于不同家庭语言的态度,以及他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使用什么样的语言?


在案例中,当如果家长之间想要说一些不想让孩子听懂的话题时候,夫妻两人就会使用粤语交流;又好比当如果家长生气想训斥孩子,但是又不想让孩子学会这些bad language时,家长就会用他们的方言去责备; 平时父母和孩子说汉语,孩子之间是说英文的。在我刚刚举的这一例子中,其实就已经包含了几个核心家庭语言政策概念,语言态度(language attitude)和语言实践(language practice),就是在哪种场合下,你会说哪种话,然后为什么要这样选择。



05.真正的“博士毕业难”,是难在毕业论文提交吗?

Dr.H是的,因为把论文写出来还是比较难的,而且中间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比如说读不下去了,没有办法把论文写完;或因为私人原因无法继续读下去等等。但是如果真的坚持到最后,写完并提交的话,那就说明这个文章还是不错的。至少导师同意你提交,代表有一定的质量保证。


但是其实即便四年之后没有交上论文,还是可以补救的。如果你的导师委员会同意,觉得你的研究在轨道上,只是需要更多的时间,那么还能再给你两年的时间。虽然那个时候你就不是大学的学生了(你不能待在大学,使用大学的办公室),但是你完成研究,顺利提交论文之后还是可以毕业的。我们叫candidature lapse ,其实代表博士最多可以读到6年。所以读博虽然难,但是如果能撑过去了,还是会有回报的。



06.请问老师目前的发展及后续的规划?

Dr.H我现在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担任中文老师。除了教授成年人中文之外,也在维多利亚州立语言学校教高年级(1112年级)学生中文课程。我目前主要从事教学工作,之后计划会进行更多的研究工作。


我身处在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这个州有个Victoria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VCE)考试,类似我国高考。在他们的中学里,中文是作为高考的选修科目之一,所以在当地也是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


中文课是分成三个类型的。第一个叫做Chinese as first language,就是中文作为第一语言,中文作为母语的学生。第二种是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就是中文作为第二语言。那么第三种是Chinese second language advanced就是第二语言高级。这样的划分是根据你个人在中国居住的时间长短以及根据你的语言背景决定的。


比如说这个孩子是在中国一直读到小学毕业以后才来到澳洲,那他在考VCE时就得考Chinese second language advanced如果你是来到澳大利亚读高中的,在此之前你在国内已经修完了小学和初中的课程,这样的话你就要考Chinese as first language


又比如你是在澳大利亚出生的,虽然是华裔家庭,但是你从来没有系统性的学习过中文。你从来都没有在使用中文为母语的国家或地区生活过,那你就要考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我现在教的学生属于第二语言和第二语言高级



07.寄语

Dr.H读博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大家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还有身体的准备。因为读博是非常消耗你体力的一个过程,所以身体是最重要的。大家对于毕业不要太悲观,一定要做好心理建设,想清楚你想要什么。因为它耗时耗力,当然也是一个非常有收获的过程。既然想好了,就一直往前走,不要总改变你的计划,浪费你的时间。


看到这里,不知道“海外科研机会”、澳洲博士申请和“教育学博士”有没有引起小伙伴们的兴趣,关注“导师分享”栏目,获得更多学长学姐的博士经验谈!

“导师分享”是《曼汉教育曼博士》公众号的全新栏目,欢迎订阅并收看。